学术位置的硬通货

猜测可能是博士后招聘广告的功效,自六月以来,每周均能收到不少博士后申请邮件。这周才来四天,已经收到18封之多,然而我却十分忧伤。主要有以下一些受伤的原因:首先,收到的申请来源绝对单一,无一例外来自巴XX坦;其次,没有一个申请者与我方向哪怕沾边(一点基础没有,招国内的学生应该会更容易上手也更经济?);第三,申请邮件句式语式高度相似,有些甚至连称呼都忘了改了;第四,太多申请者有让人难以接受的文章数量,但是几乎没一本杂志是我以前知道名字。一个博士毕业发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文章,每篇文章挂名几十个,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我把这周的邮件转给我学生们,其中一位比较爱动脑子的学生跟我聊了聊她的感想:

两点感想:

  1. 这些申请者在他们本土可能已经是非常优秀甚至是最优秀的了。有好多基本是满绩点、参加过很多活动、拿过奖,还能写那么多文章,虽然杂志不一定好,但是人家能自己写出来。但是作为他们本土的佼佼者,申请及简历投过来依旧会遭到我们的鄙夷。虽然我们存在这种偏见可能不太好,但是造成这种现在的一方面原因还是在于那些前面来的‘佼佼者’在我们眼里很一般甚至连‘一般‘水平都不到。所以我越发觉得环境真的太重要了。你在一个环境用尽所有力气达到的最优可能还不如另一个环境中的起点高,更何况更多时候我们并不能达到所在环境的最优水平,毕竟“最”代表了少数。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尽量把自己推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变优秀的阻力应该要比在差的环境中的阻力小很多。
  2. 我现在评判别人的标准很有可能也是以后我申请国外的什么岗位的时候别人评判我的标准,把这些标准拿出来会发现,我们平时在学校费劲心思刷的绩点、拿的奖、参加的社会活动在外国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个不懂什么意思的名词,他们很可能连我所在的是个什么学校都不知道,更不用说那些校级甚至院级奖项了。所以到头来硬通货还是语言和文章尤其是高水平文章,再者就是在更好环境的学习经历。

我不能说我全都赞同,但是大体上应该是一致的。尤其是第二条,实力还是硬通货啊,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优秀杂志上发表的有影响力的文章就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