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陈琳和罗婉珍获得国创项目资助

正在吃晚饭的时候,学院教务办公室的冯老师在QQ上传来一个命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国家级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拟推荐立项结果公示》的文件。打开瞄了一眼:

经学生申请、学院初评、学校评审,拟确定“不同光环境下水稻生长、叶片结构与光合生理的可塑性响应研究”等98个创新创业项目为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拟推荐立项项目…..

竟然有如此熟悉的字眼在‘’之前。尽管,也有少数没被‘’过的时候,但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被那个毫不起眼的‘’所光荣代表。没细看随手把文件转到课题组微信群,继续吃饭。

项目是陈琳罗婉珍两位18级的本科生申请的,这个项目,去年年底已经成功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SRF),只是当时以第11位的成绩,被妥妥地‘’了。实话说,两次申请因为疫情原因试验数据其实没有增加。差别在于作为指导老师,我所投入的时间不一样。学校SRF项目开始申请之前,至少有3组同学与我联系,学生们普遍觉得这种项目申请上极容易。有来访者甚至直接说:“SRF比较水,但是可以追加综测之类,所以想申请”。而这一次国创,是根据申报人数按照配额来的,要想申请上,打分排名必须要超过多数一起申报学生。考虑到陈琳和婉珍多次与我联系,热情尚可,试验完成的也还算勉强。我是花了整整一天给她们修改申请书,尤其是给她们调了数据分析的R代码,使得数据呈现接近发表水平。最后的几个小时还用LaTex美美滴排了下版,乍一看还是有模有样的,虽然仔细看bug并不少。

陈琳和罗婉珍是2019年7月左右进入我课题组。她们联系我的前一天,在盆栽场看到废弃的一堆水稻盆栽苗,苗子因缺素非常黄,但是茎秆呈现我极少见过的靓丽紫色(见后图)。感觉到可能是胁迫下花青素产生较多的原因。很自然地据此想了个小实验给她们去’试试’。后续试验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看的出来两个小姑凉还是很上心。从日复一日地苗子管理到利用十一假期及周末时间完成相关测定,还时不时要催我看看数据,这种用功程度与多数研究生差异都不显著了。尤其是,为了在十一期间完成试验,很早就开始规划时间,让我感觉到似乎有那么些潜质。团队其他学生也跟我讲过,两个女孩子搬着几十斤的水稻盆来回于生长箱与盆栽场很卖力。当然,也因为这个做这个实验(报名前给我发信息说搬盆子太累了),专业分流去了植保。这也意味着,她们或许很快就要离开我课题组了(尽管我也发现很多植保的学生又跨专业保研到作物)。当然,其实这个不重要,看到学生们的成长才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感,何况她们还可能要与我合作发表人生第一篇学术论文呢?

好话说了不少,其实她们也有不少不足的地方,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看文献还没有达到我的最低要求。这可能与我’心慈手软’要求不严有关。事实上,我也在想借这次机会,从严要求课题组硕彦计划和SRF的本科生看文献(有好几位老师都体会到看文献能筛出真正的科研苗子)。这一年与本科生的接触,我认识到通过利用自己课余啃英文文献尽早让那些不适合做科研的学生认清自己,既能节约课题组成本也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