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冬笋

夏季捞鱼、冬季挖竹笋算是我儿时全部的乐趣。以至于就是现在回老家对这两件事依然饶有兴致,虽然眼睛近视以后,对干这些事情增加了不少难度。漫山遍野的毛竹(亦为楠竹;Phyllostachys edulis )是家乡重要的经济植物之一。竹笋因其鲜美的口感,被人们所喜爱。竹笋是地下茎侧芽发育成的竹子过程中的早期阶段(竹子生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竹笋的地下生长、竹笋一幼竹的生长和成竹生长)。从夏末秋初,壮龄竹鞭上的部分肥壮侧芽开始萌发分化而为笋芽,并逐渐膨大。 初冬,笋体肥大,笋撑呈黄色,被有绒毛,称为冬笋。冬季低温时期,竹笋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季来临,温度回升时,又继续生长出土,称为春笋。通常,冬笋的质地更好,更受欢迎,自然更需要技术挖掘。顺便提一句,多数人不清楚竹笋含有一种称之为糖苷( cyanogenic glycosides)的天然毒素(也有涩味),所以用新鲜竹笋烹饪时,需要先用沸水沥一遍以降解毒素 。

与所有植物一样,竹笋的生长及发育受到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因为竹子生长的爆发性特征,在笋芽开始萌动之前,需要成竹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也因此,多数情况下竹笋产量存在显著的大小年特征。很遗憾今年就是小小年,走遍整个竹林也极少能找到一棵大概率孕育有竹笋的。以至于我用找笋的懒办法连续六次外出颗粒无收(老家就在住山里,方圆皆无人烟是自然隔离场所)。第七次,下了蛮力用了科学的办法才挖到几颗长势并不佳的小笋。算是圆了某个小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