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参加了两场本科生的‘答辩’: 硕彦计划终期和保研排位。感触还是很多的,人与人的差异之大确实是不需要放大镜的。就计划本身及执行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合规与合法问题不在讨论范围,反正几乎所有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这么玩的,更何况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当然,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社会对教育公平公正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这类计划的合规性问题会被提上日程。
尽管排位答辩中相比之下更大的差异我觉得很正常,硕彦计划终期答辩中学生表现得差异之大是远远超出我预期的。要知道硕彦计划经历过自愿报名,执行的两年多时间里有指导老师及课题组相对集中的训练,而且还都通过了中期考核答辩。按理说,极端差的情况不应该发生。可是实际情况是,优秀的比大多数硕士毕业生优秀,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各种细节问题均能应答自如,实验记录本工整的让我无地自容,而且还是满满的两大本(论量,我博士期间试验记录是不及她的一半多),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规划的仅仅有条、自信满满(当然对于这个学生我是给出了很可能是无效分的满分),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还是最优秀的那一拨;差的简直不忍直视,跟只进过几天实验室的本科毕业课题汇报几乎没有差别,什么问题都是一问三不知,或者直接说是师兄师姐做的。当然,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做了什么可以说一些,为什么要做不知道,至于问及与之相关的细节问题就木如呆鸡。排位答辩中的差异更大,但是毕竟很多参与排位的学生确实没进实验室呆过几天,很多对科研也确实兴趣有限,只是想拿个学位而已(我不觉得这有何不妥,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搞科研,否则科研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专业学位的设置意图不就是这样?)。只是排位答辩倒是再次证实了,成绩好的往往是各方面都优秀,几乎没有书呆子成绩能排进前几名的。那么相同的时间,相同的业余时间,为什么学生之间会有如此天壤之别的差距呢?
私下与几位表现优秀和较差学生的指导老师聊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奇怪地是好像这个是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所有表现一般学生的老师都会抱怨学生去实验室的次数很少,极少看到学生;而反过来表现优秀学生的老师都会赞美学生多么地刻苦用功。显然,时间投入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时间投入的差异又是怎么造成的呢?这个问题似乎问学生最合适。私下与几位硕彦计划的学生聊天聊到这个问题,答案五花八门,有的人承认自己申请硕彦计划并不是想做科研,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有点汗颜的回答);有人说,进实验室后老师甩手扔给师兄师姐,师兄师姐们自己课题都摸不透,自己沦为打下手的,显然新时代的学生们都想成为‘中心’;也有不少人表示,老师给课题就让自己去摸索,可是自己压根就不懂课题,也找不到老师或者其他人商量;各种仪器没人教,不敢也不让用。。。
所以,窃以为要让硕彦计划的品牌效应显现,做成诸如华南理工大学创新班那样品牌班,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既然是双向选择,又有好几次淘汰机会,学院在加强对学生前期筛选及追踪引导的同时(既然是要培养科学家的计划,就应该把真正喜欢和想做的挑出来,动机纯正了再谈其他),也要对指导老师有所要求。对于大一大二的本科生而言,入门引导可能有决定性的作用,合格导师队伍与优质的学生是同等重要的。否则对于多数参与者而言,硕彦计划仅仅就是一个鸡肋计划。
另外,说一点题外话。看到有老师因为学生硕彦计划要退出就十分不悦,更有甚者不给写意见也不签字。其实,大学或者说大学的教授们应该要有大的格局,履行好自己的教育义务,与自己那点小利相比,为年轻人提供好的平台,培养自己更优秀的人应该是自己的荣耀。
涂鸦于武汉至乌鲁木齐的飞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