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天朝尤其如此,毕竟延续了几千年的天子集权。不论什么场合,要是把排序搞错了哪怕一毫厘都可能酿成永无翻身之日的大错。随着科技队伍的壮大,科技界有着从‘帽子’人才到普通教员依次锐减的森严等级划分。通常而言,决定学术界位置的最基础指标是论文相关的指标。因此,论文的档次的划定是这些年学术界无法跨越的一个话题,花样也层出不穷。
起初,国内发表的论文以中文为主,能发表英文文章的人并不多。这个时期能发表英文文章就成了能人们占据排名优势的策略之一。随后为了促进国际化,尤其是以南大开启对SCI数据收录论文奖励之先河为起点,鼓励发表SCI期刊文章导致论文数量猛增。数量多了之后对于排序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毕竟区分度太低,容易影响排序的权威性。于是,有高人提出了依据期刊影响因子排序的方法,3分、5分、9分和天尊级的NSC。然而,这个办法后来发现对结构生物学及癌症等热门学科区分度太少,而对地学、农学、传统工程工艺等冷门学科又毫无作用,因为这些冷门学科几乎没有人能发表这样的期刊论文。针对这样的问题,高人们又发明了分区的办法,即按照不同的学科类别和影响因子把SCI期刊分成几个类别,同时每一个类别还标注是否是top期刊,以增加区分度。这时候,分在同一类的某些人发现自己的论文引用量比别人的高,自己排序应该更靠前才对,这一部分人开始呼吁考虑引用量来增加区分度的方案,从而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今天的ESI疯狂。
2001年推出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目前国内大学排名、学科评估、人才计划等评选的关键核心指标。ESI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E、SSCI库中近10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针对22个专业领域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和居前0.1%的热点论文。因带有全球字样,政府主导的各类资源分配均或多或少采用了ESI的指标。也因此国内目前每个单位都无比重视,每月数据一旦公布就会能看到各大高校头版头条报喜本单位几个学科进了;年底对当年入选的高引科学家进行全方位报道。当然,我对高校的行为持表扬态度,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唯有利用任何合规的途径获取资源,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至于国家层面,即使我持批评意见也无济于事。
ESI的缺陷当然是显而易见的。ESI指标的核心参数是引用和发文量,而引用和发文了都是可以人为操纵的。这或许解释了,这些年天朝各单位ESI学科数量水涨船高?另外,ESI依据期刊性质的学科分类也是很有问题的,有的期刊被同时划分进了好几个类别,从而导致有的高引科学家可能同时是几个领域的高引科学家,而实际上他做的工作可能与这些领域不搭边。
突然扯这个话题是因为二月公布的数据里面,有我自己2018年发表的一篇入选了高被引论文。
Wickson Hall, UC Davis,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