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指数多少可以找到教职?

现在研人员对于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JIF)和H指数(H index)两个指标大概是又爱又恨吧。影响因子就不用说了,这些年就是普通大众知道的也不少。H指数因其与工作年限的特殊性关系,相对而言传播度和影响力不及影响因子。H指数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如果水平确实可以用引用量反映的话)。2005年由UCSD的物理学家 Jorge E. Hirsch提出并发表在PNAS上。H指数的计算(参考WiKiPeidia)非常简单:
1. 将某一位研究人员发表的所有SCI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序;
2. 从前往后查找排序后的列表,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所得序号减一即为H指数。

从其计算方法可以知道,文章数(与年龄直接相关)是产生H指数的先决条件。因此,H指数理论上只能用于评价科研经历接近的科研人员。事实上,在美帝很多大学评教授还是参考H指数的。然而,最近有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是很多单位在招聘非教授类研究人员的时候,开始“参考”H指数了。

P君(女,37岁)是来自西班牙的森林保育方面的博士,在美国已经做了两年博士后,之前在西班牙做了一期。前几天,聊天的时候,一再表示对自己的前途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担忧:如果下一年拿不到基金(美帝目前植物生理生态领域基金资助率目前徘徊在5.0%上下,而且这些年一直在下降),将不能继续拿美帝的工作签证;回西班牙拿到教职的可能性甚至低于基金的概率。据Antonio的介绍:植物生理生态领域,目前西班牙教职进入候选名单的大体条件:JXB、PCE、New Phyotol、PP这一层次的期刊文章4-5篇;H指数10以上。此君目前在PCE和Tree Physiology上分别发了1篇和两篇。预计接下来一年还能发2-3篇;目前H指数6。压力可想而知。

M君(男,38岁)韩裔美国人。目前从事作物遥感相关工作。在UCD的项目接近尾声,正在找下一站。聊天中提到:好几次面试过程中,面试者都暗示他的H指数有点低,影响力不够。此君,博士毕业一年半,H指数3,近两年发表论文5篇。

同样,还有好几位同事在交流中也透露出对H指数在决定是否拿到职位中的分量越来越足的担忧。那么问题是H指数多少较为合理?

我领导提出过一个我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计算方式:H指数=博士毕业后研究年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