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

两天前,实验室秘书发来目前在读研究生名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目前实验室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共71人(我要把这些名字背下来都得个把星期吧?)。再放狗搜了下学院的情况,在读研究生接近1500(每年招收人数450左右,加上可观的延期人员)人。这样看来,以我所在研究室的师资数量,最多也就是学院的平均水平。这个数字背后的一些问题似乎更有意思,借着吃午饭的空挡瞎扯几句,不一定有道理。

论文

学院规定学术型研究生毕业需要发表至少一篇论文,其中学术型硕士生最低标准中文核心。不考虑延期等因素,以在读生当年三分之一毕业计算,每年学院光是研究生发表论文在400篇以上。这一数字推广到全国尺度,发文量你还跟我说要赶超美国?别逗了,老美早就趴下了。细细推算一下,传统正规期刊全部用来发表这些论文,版面也不够用的,或许这解释了最近几年各大出版社的新刊以及新兴出版社的山寨期刊多如雨后春笋以适应中国市场需求。这个角度看,人海战术还真是一条不错的科技战术,至少看起来如此。当然一旦数量上来了,‘影响因子’就成了各种考核、晋升、评奖决战中制胜的法宝。成功本来就是少数(成功的定义如此),当数量无法拉开差距的时候,必然要出现另一个难度更大、区分度越大的指标。好在学术界早已有了影响因子这个指标。要想在学术人海中不被 ‘淹死’,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可能是为数不多的稻草之一。

就业

十年前,因研究生数量少加上各单位的正处在扩张期,博士毕业基本都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找到岗位。以现在的培养规模,这一状态将被根本改写。学院目前有教职员工大约250人,且基本稳定了。以三十年的工作时间算,需要30年才能提供250个岗位,而学院每三年培养博士3-500人。放眼全国,再考虑庞大的海外回流博士群体,想必不需要再继续下结论了。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应届博士就业的主战场将是公司,三、四线城市的专职学校以及一、二线城市的中、小学,想要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可能一期博士后是不够了。由于女性的社会职能属性和年龄因素,女博士相同条件下获得同等待遇将更为艰难。显然,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读书(读博)无用论。

工作

巨大的压力下,势必会有一批论文写手脱颖而出。‘高水平(高影响因子)’论文也会层出不穷,这一批人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势必冲击现有的科研体系和制度。同时,单位选人用人的空间更大,工作后,个人的压力将迅速增加。如果没有形成足够强大的科研能力,在目前越来越多高校采用聘用制和非升即走的政策下,即便读研期间发了不错的论文,工作后仍有非常高的淘汰出局的风险。

出国读研

目前,高校引进的海归人才逐年增加,加上媒体的添油加醋和留学中介的忽悠,不少人依然寄希望于出国镀金。其实,随着国内研究生群体的崛起(其实更本质是研究生导师群体的崛起),业绩平平的洋博士将不再有优势。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业绩较好的洋博士地位和身价将继续攀升。自然,考虑到庞大的海外研究生群体,通过出国读博取得优势的概率并不高。可以预见,‘海归’将变得越来越稀有,而‘海带’和‘海参’将成为主流。

综上:读研须谨慎。